城市更新打开十万亿级新赛道 产业链协同如何破局
2025-10-31涂赢天下 编辑:涂赢天下
城市更新是一场关于空间的革命,更是一场关于美好生活的共创。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已从“增量扩张”全面转向“存量焕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这场深刻变革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要取得重要进展,将城市打造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据权威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城市更新市场规模将突破8.6万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成为一个10万亿元级的超级市场。
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正吸引着从规划设计、材料研发到施工运维等全产业链企业的积极参与,共同解锁“空间重生”密码。
━━━━
产业链协同破局
从“产品”到“场景解决方案”的跃迁
十万亿级的城市更新赛道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也催生了多层次、系统性新需求。
近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三棵树共同推出《对话城市更新2025:设计赋能与材料创新下的空间重生密码》直播间特别策划。

《对话城市更新2025:设计赋能与材料创新下的空间重生密码》直播间,从左向右依次为姜力铭、韩韬、华政安。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院总监韩韬将其总结为三点:
首先是民生改善与基础提升的刚性需求。全国范围内海量的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城中村亟待整治改造,关乎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品质。其次,是城市功能再造与产业升级的机遇。推动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功能转换与混合利用,为城市注入新活力。最后,是文化赓续与特色彰显的机遇。反对“千城一面”,让城市可阅读、可体验,成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城市更新面临着资金、体制机制、技术和社会协调等多重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材料企业正在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向“场景解决方案提供者”跃迁。三棵树作为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为这种转型提供了一个观察样本。

三棵树城市焕新战略部总监华政安认为,三棵树将“城市焕新”作为集团战略级“黄金赛道”重点布局,这不仅是市场机会,更是企业使命的延伸。
在战略层面,将业务重心从传统的新建市场前瞻性聚焦“城市焕新”赛道;在产品层面,构建了行业领先的“免拆除工艺体系”以解决成本与工期痛点;在服务层面,打造覆盖“检测-设计-施工-交付”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这一转型也带来显著优势:降低了客户的“信任成本”,只需与三棵树一个品牌合作即可获得全流程服务;凭借在色彩研究、空间美学等方面的积累实现差异化竞争,帮助企业突破“同质化红海”;实现了 “标准化产品”向“场景化方案”的升级,形成“需求-产品-工艺-方案”的闭环。



━━━━
设计与材料协同共创
重塑城市焕新底层逻辑
城市焕新也对设计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需求。
三棵树空间管理部设计总监姜力铭认为,市场趋势正从“完美主义”转向“实用主义”,这促使设计师的角色发生深刻演变:从单纯的美学创作者,转变为兼顾系统修复、性能提升与资产运营的综合性策划者。
为响应这一变化,三棵树建立了以性能可量化、施工可复制、后期维护可追溯为特征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建立城市色彩数据库,将色彩焕新从感性的“涂刷”,提升为理性的“城市肌理修复工程”。
“简言之,三棵树是在重新定义设计的底层逻辑。”姜力铭强调,三棵树提供的远不止是涂料产品,更是通过材料创新与系统整合,将项目从随意的“刷墙时代”,推进到系统性的“空间价值再生”新阶段。
在“微更新”成为重要路径的背景下,材料的创新与设计的巧思尤为重要。韩韬用一句生动的话点出了其中的精髓;“城市更新不再是大拆大建,涂涂刷刷却能常亮常新。” 他认为,“微更新”考验的是“巧思”与“智慧”,要求设计师能够下沉,精准介入。“
展望未来,高质量城市更新的理想图景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棵树方面也透露,未来三年将继续坚定推进战略升级,从“品类”到“场景”,通过产品创新、设计赋能、交付服务和AI数字化四个维度的持续发力,延伸至各类城市空间。
总体而言,城市更新是一场关于空间的革命,更是一场关于美好生活的共创。在政策引领与产业链协同的创新驱动下,中国城市正在书写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篇章。而这条十万亿级的赛道,最终将驶向一个更具韧性、更富人文关怀、也更可持续的未来。
扫描二维码
立即报名加盟三棵树城市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