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和艺术涂料,从一开始,都把自己独立成一个“行业”,游离在消费者的传统辨识区之外。“行业”的形成,对传统涂料形成了一定冲击,剥夺了传统涂料的不少市场份额,也造就了硅藻泥和艺术涂料企业的快速发展。虽说都是墙面装饰材料,但双包售卖、个性化、功能化几个特征十分接近,因此这两“行业”基本上属于直接竞争对手!
近日,涂赢天下记者小鱼获悉,被誉为硅藻泥十大品牌的成都斯米利亚硅藻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艺术涂料品牌达成战略合作,预计签约仪式在2018年4月16日圆满完成。
据小编了解,这是硅藻泥和艺术涂料的首次正式的官方联姻,而且是国内硅藻泥品牌与国外艺术涂料合作,所以难免会有些人认为硅藻泥是不是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欲从“独立行业”寻求回归“涂料大行业”之路,从而一统“个性涂装”市场之江湖?液体硅藻泥、艺术硅藻泥、艺术涂料、艺术壁材、肌理壁膜、液体墙纸、艺术水漆等等相同的品类,为何有这么多的不同名称?在差异化道路上,核心科技优先,还是称呼优先? 每个企业都应当理性思考,自己究竟是开拓者还是搅局者?
硅藻泥这个词是11年开始流行开来的,硅藻泥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饰材料,主打功能是吸附甲醛、湿气、其健康环保的宣传概念与消费者追求环保健康的观念相吻合,一经推出就火爆市场。 据了解,硅藻泥、艺术涂料无论是产品附加值还是门店数量,就目前的家庭涂装市场来讲都呈现出不错的局面。但小编发现,很多硅藻泥店里不全是硅藻泥产品,很多艺术涂料店里不全是艺术涂料,一个店招牌不能代表一个“行业”,当今的家装市场,“跨界打劫”十分盛行,墙面材料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两个“行业”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的壁材行业竞争,例如墙纸、装饰板、新型水泥等都加入了这个行列中。
传统墙纸和涂料在终端表现出和硅藻泥“水火不容”之势,同时又有很多涂料企业推出硅藻泥产品,甚至瓷砖企业如东鹏,呈现出一种爱恨交加的态势。硅藻泥的负面言论其实不少,但硅藻泥的运营模式和营销推广在某些方面上优于传统涂料,随着艺术涂料的逐渐走高,硅藻泥除了继续打环保牌之外,装饰性能已经很难有提升空间,一部分经营者会开始逐渐加入到艺术涂料阵营来,这不是精心规划和设计的,而是在当下“全方位壁材竞争”中迫不得已而做的选择。
自2015年后以来各大涂料厂商纷纷推出艺术涂料产品,使得原本小众的艺术涂料,开始变得大众化,整个产业链也随之产生变化。进入市场比较早的艺术涂料品牌还未尝到甜头,艺术涂料在行业中就刮起了一阵潮流风,众多黑马一涌而至来瓜分这块蛋糕,即使这块蛋糕现在还不足够大,但竞争者们已经“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大干一番了。
以往硅藻泥的经销商添加艺术涂料的业务实属正常,这次是硅藻泥企业和艺术涂料企业合作,这在行业中尚属首次。回归初心,硅藻泥和艺术涂料, 不管怎么叫,都是想方设法让消费者买单,只要别忽略了自身真正的价值取向。
而这两个“行业”之间,原本也都各守其位,相安无事。然而,不管是传统涂料产品还是“行业”产品,消费者还是那些消费者,进店之后,硅藻泥可以自诩自己也是艺术涂料,艺术涂料也可以自诩自己拥有硅藻泥的功能。年轻的“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销售发现,其实硅藻泥特性和艺术涂料特性,都是消费者比较感兴趣的关注点。如果再把自己的“行业”特征做单一的售卖价值,很难进一步发展壮大。
所以,小编认为,硅藻泥和艺术涂料的联姻出发也是为了结合这两种市场上最热的墙面材料的优点,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以往,大家对墙面涂装的印象是涂料,从乳胶漆到延伸到硅藻泥、水漆、或艺术涂料等等不同的叫法,以及壁纸、装饰板等各种墙材的相互渗透等等。 其实本质上是跨越不同的场景和边界引发消费者购买兴趣,而且发展到最后都必将以高质量作为基本特征。 为什么进口的乳胶漆在国内市场混得风声水起?高端市场绝大多数被外资企业占领;继而引发了一大批国内企业在低端市场中生存陷入恶性竞争。牺牲产品质量也要保证低价,花钱买流量和广告也不愿意投入到研发和提升质量上。而将来随着消费者愿意购买有品质的产品,这种高质量的消费会带动企业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消费者也越来越喜欢买高质量产品,最终,做精做细的企业赢得市场。
所以,无论是硅藻泥联合艺术涂料,还是装饰板、墙纸来联合乳胶漆,最终的结果还是消费者说了算,是开拓者还是搅局者,时间会给出答案。 文字/排版:涂赢天下 小鱼 (责任编辑:tuy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