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创院的院长,是新当选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韩恩厚。
走进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腐创院”),一根巨大的钢管占据了大堂中央位置。据介绍,这是用于支撑港珠澳大桥桥墩的钢管复合桩,通过应用腐创院团队曾参与研发的新型防腐蚀技术,成功将材料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同时能抵御长达120年的自然腐蚀。腐创院的院长,是新当选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韩恩厚。韩恩厚三十余年来深耕腐蚀机理、耐腐蚀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工程结构与装备腐蚀服役安全评定与剩余寿命评估研究与应用。研发出多种腐蚀控制与服役安全评定技术,已在核电、飞机、管道、电网、船舶、汽车、航天、海洋等多领域应用。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展示的钢管复合桩
2020年,腐创院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国字号”机构的科研力量,落户在广州黄埔。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产品示范应用”全链条,不仅作为第一要务写在了该院进门的展墙上,也体现在展厅琳琅满目的最新研发产品中。据介绍,传统避雷针接地极的最优材料是铜,其最长防腐蚀年限只有20年。而腐创院研发的纳米导电高分子防腐型复合接地极兼具优秀的导电性能和防腐性能,至少保证50年不会发生腐蚀,可应用于电网、基站、高铁等基础设施。用于保护印制电路板的三防漆,让海边的通讯基站也能耐湿热、耐盐雾、耐硫化腐蚀;用于保护钢筋的环氧粉末涂料,让处于严酷海洋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显著增加寿命;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专门研发的系列防腐蚀技术和产品,让管径6米的输水管道能达到100年的使用寿命,内壁涂料抗菌、抗腐蚀且不含毒性……展台上的瓶瓶罐罐看似不起眼,发挥的作用却举足轻重,在防腐材料这个欧美日产品占据主流的领域中实现国产替代。
腐创院科技合作部负责人李轲新介绍导电高分子基复合接地材料
环顾四周展墙,产品背后的技术一一铺开,如高性能涂料技术、轻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等,让技术创新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的成果转化进程形象地浓缩在一馆之中。据悉,腐创院正致力打造产学研用资全链条体系,已设立8家产业化公司,同时,设立产业基金助力项目加速发展。
韩恩厚教授在科研中
航天领域需要专用的轻量化材料与防腐蚀技术,对材料的重量”克克计较”。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但我国受当时条件制约,还未进行过相关尝试。在韩恩厚牵头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支持下,研究并掌握了镁合金在模拟空间环境中的多种潜在的损伤行为以及腐蚀控制技术,从而成功推动了镁合金在我国空间装备上的应用。腐创院院长韩恩厚表示,传统的镁合金防护涂层无法同时满足高性能防腐和导电的难题,我们自主研制出了一种镁合金表面防腐导电功能一体化的涂层,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嫦娥、玉兔、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以及天问火星探测器、祝融等,都应用了我们自主研发的先进防腐蚀技术。目前,腐创院新研发的防腐蚀涂料及多项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韩恩厚表示,他期待将以材料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研究方法、以人工智能代表的新技术,融入腐蚀防护技术,正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实现创新发展。韩恩厚表示,腐创院还瞄准未来应用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超前技术研发,从源头解决成果转化这一问题。(来源:广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