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化工风云人物——李安喜,他是首届“感动石化”人物,在中国石化,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他手里,两家效益不高的落后炼化企业,进入了中国石化炼化企业第一方阵,他的事迹被拍成电视剧《逆境王牌》,中石化组织全系统员工向他学习。 李安喜1953年 5月出生于淄博,1978年进入石化行业,先后带领茂名石化,齐鲁石化原本两个效益落后的企业力挽狂澜,扭亏为盈,他被人称为铁人,他经常说的口头禅:“活着干,死了算,没什么可怕的”被广泛流传,在他的带领下,原本死气沉沉的企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重回齐鲁石化 员工感慨春天来了 李安喜早年在齐鲁石化工作了22年,从基层员工一直干到了齐鲁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是齐鲁的老员工。2004后调任至茂名石化,帮助茂名企业由原本的“老大难”企业转变成中国先进炼化企业,创造了年利润超过60亿元的奇迹。 而此时的齐鲁石化管理严重滑坡,安全事故频发,效益不高, 2010年,李安喜奉命重回齐鲁石化,李安喜十年前曾是齐鲁石化的党委副书记,那么,这次李安喜又回到齐鲁石化,会给齐鲁石化带来什么呢? 效益是管出来的 不是算出来的 时任齐鲁石化财务部长的马洪章,如实地向李安喜报告了预算情况:“从7月底定8月份的生产预算, 我们计算了产品结构、价格,算下来要亏损5000万”。 “我回来了,就不能亏!企业是干出来的,效益是管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李安喜肯定地回答道。接下来他的种种举措,也确实让马洪章体会到什么叫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李安喜的理念是,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是职工利益的源泉。 李安喜首先拿炼油厂开刀,当年7月17日到任,19日李安喜就到炼油厂调研,8月9日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当谈到炼油厂效益和指标落后,时任炼油厂厂长的孙振光分析了一系列导致亏损的原因,总在强调设备老化等客观因,李安喜听后,气不打一处来,一拍桌子:“什么产品有效益你们什么完不成,什么没效益你们偏偏超产,会不会干活?! ” 这样在公开场合毫不留情面、劈头盖脸的批评,让孙振光如坐针毡,无地自容,但是过后他仔细想想,李安喜的批评句句在理,如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于是,炼油厂出现了一句口号,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工,每个人都遵循着这句话行事——知耻而后勇。 “不讲客观、不找理由,还是这些人、这套装置,通过精细管理,一定要开出长周期。”李安喜说。全厂干部职工行动起来,机关各部门、机电仪各相关车间建立了各种保障、攻关体系。“以前开关阀门是论圈,现在是论毫米”,操作工张增军说,在加热炉燃油阀前,他眯着眼睛调阀门。 当年9月,炼油厂高标号汽油产量突破了3万吨,相当于以前一个季度的产量,盈利能力也大幅提高,8月份盈利7400万元,彻底粉碎了财务部长马洪章亏损5000多万元的预算,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拿命换效益, 齐鲁石化开始实现扭亏 “活着干,死了算,没什么可怕的。”这是李安喜的口头禅。在李安喜的日程安排里,从来没有休息日,从来不是8小时工作制。边吃盒饭边开会早已是李安喜的家常便饭。 他主持召开生产经营协调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常常一开就是六七个小时,边吃馒头边研究工作。为节约时间,他常在出差路上吃碗面条充饥;凌晨三四点,他常出现在工厂操作室里,看望和慰问倒班工人。 在他的影响下,齐鲁石化加班加点、埋头苦干的人多了起来。最多时,傍晚,公司机关有200人在吃加班饭。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晚上9点以后,齐鲁石化办公大楼生意最好——因为大伙加班回家没有班车,只能打车。有人对李安喜说,那灯光下有的人是“装”的, 李安喜则幽默地说,即使是装,能“装”三年,也就成了习惯成真了。 李安喜实现了人们对他的期待,这位“李云龙”式的人物,敢于亮剑,难得的是他又有“赵刚”的品质,善于管理,终于在齐鲁石化再创传奇。 2010年7月,从李安喜重回齐鲁石化起,齐鲁石化这个50年的老国企,重新焕发了活力,再不是当年的“老大难”,变成了心齐、风正、气顺,生产稳、效益高、队伍好的企业,利润重回中国石化炼化企业第一方阵。 卸任 数千员工自发送行 李安喜用他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调动了数万名干部职工的干劲,找回了齐鲁石化的企业之魂,找回了齐鲁石化人的尊严。 2013年9月5日,听说安喜要调离齐鲁石化,数千名职工自发为安喜送行。 这样的镜头,这样的场面,我们是否仅仅只是从电视电影镜头里才可以看到呢?但的的确确就在我们的现实中发生了。 仅仅三年时间,为齐鲁石化日夜操劳的安喜已是满头白发。眼含着热泪,再与安喜握一次手吧,道一声珍重! 先进事迹被翻拍成电视剧 2013年,李安喜以最高得票获得首届“感动石化”人物,2015年,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逆境王牌》,便是以李安喜的先进事迹为创作原型,大陆演员巫刚,香港演员邵美琪,许绍雄等担任主演,李安喜的事迹和精神开始被更多人所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