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赢天下-涂料资源整合平台,欢迎您!

杜邦中国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立案调查,涂料业务会受到波及吗?

日前,因杜邦中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

涂赢天下讯:据4月4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image.png


那么,杜邦集团的涂料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小编试图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涂料业务在杜邦业务体系中的定位

杜邦的涂料业务主要归属于高性能材料部门,核心产品包括:

1. 特氟龙(Teflon)涂层
全球市场份额超80%,应用于不粘锅、工业防护装备、电子元件防护等领域,曾因PFOA成分争议引发监管关注。

2. 汽车工业涂料
提供耐高温、耐腐蚀的涂层解决方案,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用于电池包外壳和电机部件防护。

3. 建筑与工业防护涂料
涵盖防腐涂料、防火涂料等,尤其在海洋工程和油气储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二、涂料业务涉嫌垄断的具体表现

根据《反垄断法》及调查线索,杜邦涂料业务可能涉及以下行为:

1. 价格操控
在特氟龙涂层市场,杜邦长期维持高价(较同类产品溢价30%-50%),并通过技术授权协议限制下游企业采购第三方替代品。

汽车涂料领域被指与主机厂签订“排他性供应协议”,要求预装其检测系统或限定采购量。

2. 技术壁垒与专利封锁
通过闪蒸纺丝、PTT技术等专利构筑壁垒,限制本土企业进入高端涂料市场。例如,其Tyvek材料的专利有效期至2035年,导致国产替代品面临法律风险。

2024年发起的“337调查”中,杜邦指控18家中企侵犯涂料相关专利,被指滥用知识产权打压竞争。

3. 捆绑销售
在建筑领域,将涂料与防水材料、保温板等产品捆绑销售,迫使承包商接受高价套餐。


image.png

三、调查对涂料业务的影响

1. 市场格局冲击
若调查坐实,杜邦可能被迫开放技术授权或剥离部分涂料产能,国产企业(如三棵树、嘉宝莉)将加速填补市场空缺。预计特氟龙涂层价格可能下降20%-30%。

2. 供应链调整
杜邦已启动青岛工厂扩建计划,拟将涂料产能转移至东南亚,但面临环保审查压力。

下游车企(如蔚来、理想)正与本土涂料供应商合作开发替代方案,以规避供应链风险。

3. 技术替代加速
国产石墨烯基涂料、水性纳米涂料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2025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40%。

四、历史关联与监管趋势

1. 与2017年合并案的关系
此次调查虽独立于2017年陶氏杜邦合并案,但延续了对跨国企业技术垄断的监管逻辑。2017年特氟龙涂层因环保问题被附加限制性条件,此次调查进一步聚焦市场滥用行为。

2. 政策信号
中国正将反垄断执法从互联网向高端材料领域延伸,涂料作为工业基础材料,其技术霸权问题成为监管重点。

总结:杜邦的涂料业务是其核心盈利板块之一,但涉嫌通过技术垄断、价格操纵等手段限制竞争。此次调查可能重塑中国高端涂料市场格局,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后续需关注调查细节披露及杜邦的合规整改措施。


分页导航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赞 (0) 收藏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