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
2025年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这一政策不仅为汽车行业注入动能,更给涂料行业带来多维度变革,暗藏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机遇。
一、市场需求:汽车增量直接拉动涂料订单
《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同比增3%),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同比增20%)。汽车涂装涉及车身、内饰、零部件等多环节,销量增长直接带动涂料需求。新能源汽车对电池包防护涂料、电机绝缘涂料等特殊需求,更成涂料企业新增长点。
据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涂料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受政策推动,2030年有望突破25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10%。例如某新能源车企2025年新增50万辆产能,仅车身涂装就需额外采购2万吨环保涂料,这类定向需求持续释放。
二、技术创新:环保与功能需求倒逼突破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对涂料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智能驾驶需电磁屏蔽涂料保障传感器稳定,电动化需耐高温电池涂料(某企业新品150℃下仍稳定,耐温性提升50%)。同时,2025年汽车涂装VOCs排放需降至50mg/m³以下,推动水性、粉末等环保涂料替代传统溶剂型产品,预计2030年水性涂料占比达60%。
此外,AI优化涂料配方可缩短研发周期30%,自动化涂装设备提升涂料利用率至85%,智能制造加速行业技术升级。
三、产品结构:高端化成盈利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碳纤维应用)要求涂料附着力从5MPa提升至8MPa以上,推动氟碳、聚酰亚胺等高端涂料应用,其价格是传统产品2-3倍。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增加,高端珠光金属漆毛利率超40%(普通涂料仅15%)。预计2030年高性能、功能涂料占比达5%,成企业提升盈利的关键。
四、产业升级:从制造到 “全流程服务” 转型
涂料企业需向 “精细化管理+深度供应链合作” 升级。某头部企业引入MES系统,产品合格率提升2个百分点,年省成本超千万;与车企联合研发一体化压铸车身涂料,涂装效率提升20%,合作订单占车企采购量40%。同时,绿色生产(太阳能供电、废弃物回收)成竞争力加分项。
五、竞争格局:规范环境利好头部企业
《工作方案》规范汽车产业竞争,压缩低价劣质涂料企业生存空间。立邦2025年汽车漆销售额破15亿美元,某本土企业新能源涂料订单增50%,市场份额达8%。行业呈现 “头部引领、中小协同” 格局,技术联盟共享资源成新趋势。
六、国际拓展:“跟随车企出海” 打开新空间
中国汽车出口增长带动涂料出海,某企业随新能源车企在匈牙利设厂,获欧盟认证后打开欧洲市场。截至2025年,10余家中国涂料企业海外布局,产品出口50多国。企业需适配当地标准(欧盟 REACH、美国 EPA),如针对欧洲研发哑光涂料,占有率达12%。
八部门汽车新政是涂料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企业需聚焦技术、产品、合作三大核心,才能在2030年2500亿市场中占据主动,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